如何教导孩子正确运用“你我他”

2022-03-10 14:34 黄尹谨
二维码
34
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
近日,有家长和同行老师前来咨询,都会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:孩子不理解“你、我、他”,教了很久,孩子还是不理解,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呀?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孩子之所以不理解、不会应用人称代词:“你我他”,主要有两个方面

一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障碍

二是难以理解抽象的代称

那我们就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去教孩子

前备技能


  • 知道自己的姓名

  • 表达人物名称

  • 表达常见物品名称

  • 表达常用动词

训练方法

自我意识的建立

01

1

物品的归属人


1、身体器官的归属人(自己——他人)

例如:

孩子的名字叫小明(以下例子小孩的名字)

妈妈指着孩子/妈妈的耳朵问,这是谁的耳朵

小明指着自己的耳朵,孩子表达:“小明的耳朵”

妈妈指着妈妈的耳朵,孩子表达:“妈妈的耳朵”


2、身上物品的归属人(自己——他人)

例如:

妈妈指着孩子/妈妈的衣服问,这是谁的衣服

小明指着自己的衣服,孩子表达:“小明的衣服”

妈妈指着妈妈的衣服,孩子表达:“妈妈的衣服”


3、常用物品的归属人(自己——他人)

例如:

妈妈指着孩子/妈妈的杯子问,这是谁的杯子

孩子指着自己的杯子,孩子表达:“小明的杯子”

妈妈指着妈妈的杯子,孩子表达:“妈妈的杯子”

2


表达人物+事件的双词短句


1、表达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者需求

例如:

妈妈向孩子提问:小明在/要干什么?

小明回答:“小明在吃饭/小明要吃饼干”


2、表达他人正在做的事情

例如:

妈妈向孩子提问:妈妈/姐姐在干什么?

孩子回答:“妈妈看书/姐姐在洗手”


表达人称代词

02

1

表达:我

1、表达自己身体器官

例如:

妈妈指着孩子的耳朵提问:“这是谁的耳朵?”

小明指着自己的耳朵,回答:“我的耳朵”


2、表达自己身上物品

例如:

妈妈指着孩子的衣服提问:“这是谁的衣服?”

小明指着自己的衣服,回答:“我的衣服”


3、表达自己的常用物品

例如:

妈妈指着孩子的杯子提问:“这是谁的耳朵?”

孩子指着自己的杯子,回答:“我的杯子”


操作方法:

1、当孩子不会回答的时候,第三者(辅助者)则在孩子的身后,小声提示:“我的”,让生表达出句子:“我的耳朵”


2、教师让孩子重复多次表达自己的身体器官或者物品(例如:我的眼睛、我的耳朵、我的鞋子、我的书包……),让孩子习惯使用人称代词“我”进行表达


2

表达:你

1、表达对方身体器官

例如:

妈妈指着自己的耳朵提问:“这是谁的耳朵?”

小明指着对方的耳朵回答:“你的耳朵”


2、表达对方身上物品

例如:

妈妈指着自己的衣服提问:“这是谁的衣服?”

小明指着对方的衣服回答:“你的衣服”


3、表达对方的常用物品

例如:

妈妈指着自己的杯子提问:“这是谁的杯子?”

小明指着对方的杯子回答:“你的杯子”


操作方法:

1、当孩子不会回答的时候,第三者(辅助者)则在孩子的身后,小声提示:“你的”,让生表达出句子:“你的耳朵”


2、教师让孩子重复多次表达对方的身体器官或者物品(例如:你的眼睛、你的耳朵、你的鞋子、你的书包……),让孩子习惯使用人称代词“你”进行表达


注意

  1. 切记教导者勿教孩子回答“我/你”,这样孩子会很混乱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

  2. 辅助者充当影子的角色,只能在孩子的身后,不能在孩子的旁边或者对面

  3. 辅助者辅助的语言只能是孩子需要回答的话,不能重复教导者的问题,或是催促孩子快点回答,音量应小声,孩子能听见即可

  4. 辅助者在孩子无反应的情况下,等待3-5秒才给予辅助

  5. 辅助者在孩子答错后的下一回合,在孩子回答前给予辅助

  6. 教导的步骤不可跳过,都要按照顺序教导,直到孩子每一步都会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教学

未完待续

敬请关注


本文原创,如需转载,请联系客服,侵权必究


简介

汕尾稚诚教育是汕尾城区首家特殊教育专业性教育机构,主要服务于孤独症、发育迟缓、注意力缺陷、感觉统合失调、言语障碍儿童,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教学训练,提高孩子的各项技能


们秉着一颗真诚、善良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儿童,用专业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



联系我们,请扫二维码添加客服

微信号|swzhicheng

网址|www.swzhicheng.com

稚诚 · 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