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位特殊康复训练师,同时,我也是一位宝妈,所以,我对于育儿的知识是比较感兴趣的,也会去了解相关的资讯。
早在几年前,我已经听说过孩子看电视的危害性了,那时就下定决定,以后我不能给孩子看电视。于是乎,我们家是没有电视的。那其他电子屏呢,我们有,但也是控制着不给孩子看的。
即使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想要和孩子视频,想要孩子看看他们,和他们互动,我也是很残忍地拒绝了。我只是用后视镜拍拍孩子给他们看,或者只是等孩子一岁后了,才给孩子看一下,最多最多就只有几分钟而已,但都一直尽量避免视频聊天,避免孩子接触电子产品。
那时,也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,但我很庆幸,幸好我坚持那样做了!
因为他们不知道电子产品的危害性远超过他们的想象。
这段时间,机构有不少的家长来咨询报名,其中有几个家长都说到自己的孩子被诊断为“疑似孤独症”了。孩子从小就一直看电视,一天可以看七、八个小时,现在孩子3岁了,还不会说话,不会与人互动沟通,家长才觉得孩子有些不一样,带他去医院诊断。
怎么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成了“疑似孤独症”呢?
早在2008年以前,就有一些新闻在说“看电视的危害性”,但是却很少人知道,它真正的危害性,而不是仅仅的只是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而已。
相关新闻截图
相关新闻截图
相关新闻截图
为什么这么多个国家的专家都在呼吁不要给幼儿看电视呢?连世界卫生组织也在2019年发出警告呢?
接下来,我就来揭露给大家看看电子屏这只“披着羊皮的狼”,到底是怎么样的“狼”!
|常看电子屏的危害|
一、影响视力
我想是大家都比较知道的,我们会发现,6周岁以下的孩子眼睛的视网膜都没有完全发育好,而电子屏包括电视、平板电脑等等,里面会有蓝光,而长期刺激宝宝的视网膜容易造成伤害。而且宝宝长时间只盯着电视看,眼睛调焦功能也受到限制,还会造成眼眼睛容易疲劳等等。
二、影响语言
孩子在1.6周岁-2.6周岁正是语言的敏感期,应大量的接受现实生活的语言刺激输入,从而才有语言的输出,学会说话。而由于孩子长期看电子屏,而大大的减少了语言的环境,少了语言的输入,自然就没有了语言的输出,孩子便不会说话了。
而有些孩子则模仿电子屏里的人物说话的音调、说话方式来说话,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。
三、影响社交
看电子屏是一种单向的刺激,无法进行双向沟通,而且孩子很沉迷于看电子屏,而忽视了身边的人、事物。
而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来自于和人的交往,以及观察他人交往方式,从而用这些社交技巧和自己同龄的伙伴、家长、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。
但是,电视剥夺了孩子的时间和交流机会,阻碍了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。
四、影响注意力
在看电视时,孩子是被动的接受外界的信息的,这种情况下的,注意力是被动的是消极的,这种专注力叫做“被动专注力”;
而学习时却需要主动调动大脑去进行高强度的思索,是“主动专注力”,
这就与孩子经常看电视所培养出来的“被动专注力”是完全相悖的,因此孩子看电视越认真,也往往就意味着学习时注意越涣散。
五、影响阅读
孩子看习惯了有色彩丰富、动态的电子屏之后,对静态的物品的兴趣度大大降低,从而不喜欢无色彩缤纷的、又无声音的玩具,更不喜欢枯燥的书本。而且孩子躁动的心也没办法安静下来阅读书本了。即使孩子看书了,对于书上的文字也比较难理解。
六、影响身体素质
孩子在看电子屏的过程中,长期使用不良的坐姿或睡姿看电子屏,对于孩子的颈椎发育不好。另孩子的活动也受到了限制,没办法进行运动,导致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等等。
七、影响想象力
八、影响分辨虚幻与现实生活
九、影响性早熟
十、影响大脑思考
十一、影响智力发育
十二、影响情绪调控
十二、影响亲子关系
…………
看电子屏的危害太多太多了,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,想了解的家长可以在网页上搜索相关的资讯哦!
如果非要给孩子看电子屏,那么请一定要注意所看的时间:
对于4-8个月的宝宝,每日看电子屏不要超过2分钟;
对于8-12个月的宝宝,每日看电子屏不要超过5分钟;
对于2周岁以内的宝宝,每日看电子屏不要超过10分钟;
对于3周岁以内的宝宝,每日看电子屏不要超过15分钟;
3岁至7岁的儿童:每日看电子屏的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至1小时;
7岁至12岁的儿童:每日看电子屏应限制在一个小时;
12岁至15岁儿童:每日看电子屏应限制在一个半小时;
16岁以上的青少年:每日看电子屏应限制在两小时。
最后,再一次提醒大家:关爱孩子,远离电子屏!
END
编辑、设计:谨
图片来源于网络
微信号|swzhicheng
网站:
https://www.swzhicheng.com
稚诚 ·教育